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2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日两国由于受社会本位、整体主义以及国家主义的东方伦理的影响,两国都具有爱国心教育的历史和传统。但是两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还是有其各自民族的特色和差异。例如,两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抽象性和具体性的不同;两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由远至近与由近至远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两国的爱国教育与民族危机的关系的差异,即日本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两面性,一方面既与振兴民族、富国强兵思想相关联,另一方面更显示出其强烈的军国主义的侵略性特征。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则往往是与救亡图存、摆脱被侵略奴役的悲惨命运相关联。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从小泉、安倍、再到福田,日本政府都非常重视构成两国关系之潜流的精神和价值理念领域。特别是前首相福田转变了小泉和安倍的"价值本位"外交方向,并从"回归古典"着手,力图通过重构中日两国的精神、价值大厦,使中日关系不仅仅是一种利益、利害关系的存在,而是建立在双方共同理解、追求并能够互相接受的价值阈值的基础之上。这样,中日关系才可能从根本上克服其脆弱性的一面,从而走得更远。而中日两国在第四个政治文件中就此所达成的共识,即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新向度"。无疑这是前首相福田对中外交的重要遗产。  相似文献   
3.
中日两国具有东方传统特征的集团主义理念。两者都具有重视社会本位和集权主义的特征,也都有其利弊的两面性。同时也因两国有着各自的民族性、文化性的不同,在集团主义的理念上也有其差异性。这些都对两国的现代化进程发生过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前日本经济形势及中日经济关系的新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 2 0 0 2年以来 ,日本经济的各项指标基本上都在恶化 ,惟独出口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展望 2 0 0 3年度的日本 ,经济增长依旧要靠外需拉动 ,对亚洲经济特别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依赖性不断增强。相应地 ,中日两国的经济磨擦也在从贸易领域发展到金融领域 ,最近日本政府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动向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目前正处于"三农问题"的攻坚阶段,2007年两会期间"三农问题"仍被视为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其核心层次就是推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非农产业转移,而传统的制度构架已经构成现实转移的羁绊。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进程相比,战后日本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而这一过程的实现源于其有效的转移制度环境。为此,有必要运用比较的研究方法,探寻更为有效的制度化方案。分析结果表明中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所处的制度环境既存在相似之处亦存在实质性的差异,土地产权的明晰化、逐步弱化、取消户籍制度在城乡间的屏障作用、实现教育公平将为"三农问题"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6.
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40年来,特别是近20年来,日本政局动荡,政策多变。与此相比,中国对日本政策则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当然,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中国对日本政策重点和具体做法也会有所调整。这些主要是针对日本方面发生变化所作出的反应,同时也与中国国内外一些因素的变化有关。相关研究通常是日本专家学者热衷研究的题目,但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增进相互理解,中日两国互不为敌,相互支持对方的和平发展,符合两国共同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7.
日本对华援助是在中国放弃日本战争赔款和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要促进中日两国和平友好相处的背景下产生的,20多年来,日本对华“援助”在中国大地的改革开放过程中,谱写了中日友好的新篇章。但是,近年来,由于国际形势和中日两国国内情况的变化,中日关系在逐步倒退。日本开始改变初衷,即对华援助从过去的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转向以政治利益为目的。日本对华ODA政策作了大幅调整,“援助”金额逐渐减少,而且,日本政要多次表示对华经援“总有一天要毕业”。日本方面出现了与初衷不同的做法,给两国关系正常化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日两国人力资源管理特点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光  陆珍珍 《东北亚论坛》2006,15(5):104-107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企业面临外来企业的冲击,为了能在这种冲击狂潮中生存,中国企业必须尽快建立自己的具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研究中日两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特点,可以证明两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在改革方式、员工素质侧重、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招聘、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存在差异。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还存在平均主义、论资排辈、任人唯亲、官本位等不足,需要中国的企业进行文化建设、设计完整的薪酬体系、加强员工培训及绩效管理等,以有效地促进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江永 《东北亚论坛》2013,(2):4-15,117,128
2012年12月安倍晋三再度执政后,手中握有改善中日关系的机会,但在日本政治右倾化抬头背景下,其对华政策仍可能受到日本右翼和鹰派的影响。安倍内阁企图通过加强日美同盟,在中国周边开展所谓"价值观外交",构建针对中国的战略格局,在钓鱼岛问题上迫使中方让步。安倍最大政治目标是修改日本宪法,为日本对外使用军事力量铺路。近期在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的同时,也会谋求缓解紧张关系,防止局势失控。若2013年7月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中获胜,很可能推动修改日本宪法。中日关系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前景不容乐观。2013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5周年。中日双方信守条约,妥善处理钓鱼岛争议,对未来的中日关系和东亚和平稳定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中日合作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东亚共同体是东亚合作的必然趋势,是东亚各国的长期目标。然而,在小泉政府期间,因日本不与中国讨论东亚共同体,在双边自由贸易方面孤立中国,中日关系冷淡,中日两国一直未能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日本民主党实现政权轮替后,表示了与中国合作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的新姿态,受到了中国的欢迎,出现了中日合作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的新局面。以此为契机,中日两国应该根据推进东亚共同体的前提、原则与途径,加强合作,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