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4 毫秒
1.
马宗晋是一个用心灵解读大地纹路的地质学者,也是一个用责任把握大地脉搏的减灾专家。他潜心地质研究40余载,创立了节理构造定性分析、渐进式地震预报模式和全球三大构造系统;他提出了"灾度"概念,统一了多种灾情强度的评估标准;他将以往灾害科学的单纯自然变异取向,引伸至社会承灾能力及其灾情风险评估的综合减灾科学道路;他组织完成了《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总论和分论,统编了七大类灾害统一体例的灾害年表,为推动我国综  相似文献   
2.
共和国的石油工业史,辉煌中有过激烈和悲怆。在那面“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战旗上,有五位将军的名字与以李四光为代表的石油科学巨匠和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万千石油工作者镌刻在一起。新中国一度贫油的窘境,让他们中的前四位带着铁骨战将的武略文韬与石油结缘。又因为后来的政治风雨,他们中的最后一位带着淡泊名利的坦荡走向石油战线。  相似文献   
3.
1889年10月26日,黄冈县回龙山街下张家湾(今属团风县)一个贫寒的家庭,出生了一个男孩。他是家里的第2个孩子,教私塾的父亲李卓侯为他取名仲揆。1902年冬,省城开办新学堂的消息传来,有着强烈求知欲望的小仲揆在父母的支持下,挑着行李来到武昌。  相似文献   
4.
名人逸闻     
张永超 《人事天地》2008,(12):31-32
章太炎满腹经纶,才识过人,但在生活上却不修边幅,颇为怪异。他留着两边分梳的头发。春天,常穿长袍外套一件式样特殊的坎肩;夏天,则穿半截长衫,袒胸赤臂。一年四季,不管寒暖,手里总握一把团扇。长年不更洗衣服,两袖积满污垢,油光发亮。讲课或演讲时,鼻涕流下来,就用袖角抹擦。  相似文献   
5.
6.
陈群 《党的文献》2020,(6):102-108
李四光是在近代中国历史演变时势中产生的卓越科学家。他早年留学日本期间,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加入同盟会,探索救国之路。辛亥革命后,他秉承发展实业、建设新湖北的目标,曾担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部长。当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窃取,建设新湖北的梦想破灭,李四光于1913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系统地学习地质学。1918年以题为《中国之地质》的毕业论文,被该校授予自然科学硕士学位。1921年,应国内培养地质人员的需要,李四光回国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他一生中在地质学方面的主要贡献,如古生物?科的鉴定方法、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现和地质力学的创立,都是在这期间开始的。他撰写的第一部科学专著《中国北部之?科》,被母校英国伯明翰大学授予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从1928年起,他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长达20多个春秋,为我国地质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8年4月当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8月出席在伦敦举行的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会议。翌年9月,李四光被列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名单。在新中国主要领导人的关怀下,他冲破国民党企图阻挠的阴谋,于1950年5月到达北京,随后主持全国地质工作,开启新中国地质事业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美国美孚石油公司曾在我国西部打井找油,结果毫无所获。于是,以美国布莱克威尔教授为首的一批学者,断言中国地下无油,中国是一个贫油国家。年轻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偏偏不信这个邪,他说:“我就不信,难道石油只生在西方的地下?”在这种强烈的自信心支配下,他开始了30年的找油生涯。他运用地质沉降理论,相继发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江汉油田。当时,他还预测西北也有油田。新疆大油田完全证实了他的预测。  相似文献   
8.
散木 《学习导报》2011,(2):57-58
新中国两代科学家的典型代表 毛泽东对李四光、钱学森、竺可桢这三位科学家十分关切。尤其是李四光,他所从事的工作是石油勘探、制造原子弹的铀矿石的勘探、地震预报等,毛泽东称他为"李四老",还曾邀请他到中南海怀仁堂一起观看豫剧《朝阳沟》。  相似文献   
9.
黄冈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面积1.7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30万。黄冈拥有2000多年的建制历史,孕育了毕异、李时珍、李四光等一大批科学文化巨匠  相似文献   
10.
人物     
《军队党的生活》2010,(6):62-62
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就有了希望。——李四光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88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14岁那年他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1904年,李四光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派到日本留学。他在日本接受了革命思想,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