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这类唯心的相对主义名言,溯源于战国时代庄子的《齐物篇》。  相似文献   
2.
在近代史研究中提出范式问题,是因为从建国以来在史学研究中有太多的框框.例如,把几千年的文明史全部归结为阶级斗争史;用进步与反动、唯物与唯心的两分法界定历史人物;只言历史规律、必然性,讳言突发事件、偶然性对历史的作用;只重视精英思想的研究,忽视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影响等等.  相似文献   
3.
坚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以及中学和西学之间对立的绝对性和统一的相对性,避免用其对立的绝对性排斥统一的相对性,才能从根本上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术政策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精神文明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建国初期,特别是1949年至1966年的所谓"十七年"中,中国哲学史研究进入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化"的阶段。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对象、内容及其方法论问题都呈现出新的研究态势,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基本原则。但"唯物等于进步、唯心等于反动"的思想倾向,也干扰了正常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和发展。对此问题,当时的中国哲学研究者进行了集中的反思和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