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2篇
中国共产党   70篇
中国政治   74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冷春 《中国司法》2002,(12):40-41
从理论上讲,公证无论是从其职能还是效力的角度来看,它在市场经济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是不可替代的。但在实践中,公证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公证在市场经济中的重大意义并没有完全被认识。公证常常处于缺位状态,其效力和应有的价值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一方面是市场交易风险增大,不断弱化市场功能;另一方面对保证交易信用的公证体系却视而不见。目前在我国建立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的进程中,公证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找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影响公证效力发挥的几个因素(一)公证意…  相似文献   
2.
罗屿 《小康》2012,(11):39
明星容易被名声、是非所累,谢东娜修炼身心的方式则是画画、运动、泡澡、做菜或是泡一壶茶。在她看来,人生有点像高尔夫,这杆打得很好,下一杆可能打得很烂。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杆会发生什么  相似文献   
3.
李春良 《前线》2016,(6):67-69
正今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时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这48字箴言分别从导向、任务、原则、目标、建设、愿景等六个方面对新闻舆论工作者履行好职责使命提出了要求与期待。  相似文献   
4.
潘琦 《政府法制》2013,(12):34-36
“曾经有一个假期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玩够、睡够,等到上班了才后悔莫及。如果上天给我一个重来一次的机会,并且非要在这个假期上加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365天。”春节7天的大长假之后,迎来了连续7天的工作日.网友们关于假期的“神吐槽”也再次在网络上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5.
陆军第三十八集团军某炮兵旅党委在扎实抓好专题学习教育的基础上,集中时间,采取问题从一线来、议题让群众定的办法,围绕官兵普遍关注的话题、似是而非的问题、见怪不怪的现象,梳理提炼出29个讨论辨析题,区分"确立标准为什么、内涵要求是什么、现实问题有什么、投身实践做什么"4个讨论专题,按照讲解提示、讨论辨析、对照检查、小结讲评4个步骤,广泛开展战斗力标准大讨论,  相似文献   
6.
团结与分析     
《当代贵州》2012,(31):65
团结了更多的人, 阻碍就少些, 事情就容易办得通。 《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488页  相似文献   
7.
代训锋 《湖湘论坛》2015,28(2):124-128
庄子的"齐物论"篇历来被国内学界所看重,研究成果相当丰硕。纵观这些研究成果,大体上有三种指向,一种从本体论和认识论上来理解"齐物论"思想;一种是从为实现自由逍遥的境界来把握"齐物论"的旨趣;还有一种是从关键词句上来把握"齐物论"的思想脉路。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忽略了"齐物论"文本暗含的一种转向,即:从知识到智慧的转向。它表达的是从"世界是什么和世界怎么样"到"人应该怎么活"的智慧追问和转向。这样的智慧追问和转向是从齐物开始的,也是以齐物结束的。以"吾丧我"为齐物的切入点,揭示出充满是非争论的物质世界,再通过齐是非和辩无胜的进一步阐释,说明真实世界处于万物相蕴、和以天倪、原本无是非彼此的状态。这些都是庄子对"世界是什么和世界怎么样"揭示,但是,其归旨在于揭示在物的世界里如何发现和坚持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并给出了呵护生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即:齐物。这样,关于物质世界的知识也转向了呵护生命的智慧。  相似文献   
8.
热词     
当他人或舆论以道德来要求一个人必须做某事,或不得不做某事的时候,就是实施“道德暴力”。比如逼人让座的行为,不从者遭到殴打,以及早几年备受争议的逼捐等行为,都是典型的“道德暴力”。由于道德暴力在现实社会中无处不在,且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人们很难对其分辨是非。道德暴力的倡导者不满当下风气,但往往以“真理在手”的圣人形象出现,其行径常常违背了道德设定的初衷。  相似文献   
9.
徐行 《党史文苑》2014,(9):53-55
陈云一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主张秉笔直书,根据当时的客观环境去分析、判断和评价党史人物的功过是非。粉碎“四人帮”以来,陈云在不同场合对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薄一波等党的领导人的杰出贡献做过符合实际的评价,对林彪、“四人帮”、康生等党史上的反面人物也作出了准确的评判。  相似文献   
10.
理性与迷信     
我们大多数人使用"理性"一词是非常随意的。它的本意是指人类认识能力的三个环节之一,即感性、知性到理性。而我们广泛应用"理性"一词似乎是指那些遇事冷静,不作过激反应,所谓能做到唾面自干的人的表现;我们还习惯将理性同科学精神等同,那些臆想、狂妄的言行,我们叫它非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