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诺 贝尔奖是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创新的标志。各国诺贝尔奖得奖人数可以从侧面反映该国自然科学研究的水平。诺贝尔奖的颁发促进了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 ,成为最有权威的重大奖励项目。对各国得奖人数、年龄、得奖人学习与工作的单位、得奖时间与得奖内容进行统计和分析 ,对于各国科技政策的制订很有参考价值 ,特称为诺贝尔学。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及研究中心的转移13 -16世纪 ,以意大利的哥白尼和伽利略为代表 ,冲破宗教神权的统治 ,在天文学、解剖学上有重要贡献。1687年 ,近代科学在欧洲产生。当年 ,牛顿 (1642年 -172…  相似文献   
2.
本次诺贝尔“新人”揭开面纱,有观众误把化学奖获得者马丁·卡普拉斯当成《哈利波特》电影里的魔法学校校长邓布利多。谁让他们实在长得太像,谁叫此前中国影视平台极少出现这位被老外尊称为“著名马丁”的从文科跳跃到工科、再跳到理科的科学全才的身影呢?  相似文献   
3.
国人多年来对于诺贝尔奖的渴望,因为屠呦呦的获奖,似乎就快要得到实现了。在9月12日揭晓的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获奖名单中,81岁高龄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这也是至今为止,中国生  相似文献   
4.
面孔     
《廉政瞭望》2011,(19):10-10
屠呦呦:离诺奖最近的中国人 这个因特别而好记的名字,属于一位年过80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并非院士,但作为发现了治代表性人物,近日出现在了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名单上。拉斯克奖有“美国的诺贝尔奖”之美誉,1997年以来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中,近一半是该奖得主。  相似文献   
5.
作为全球的顶级大奖,诺贝尔奖有着崇高的声誉;尤其在科学领域,诺贝尔奖更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然而,就是这样一项极具权威的大奖,也有出现失误的时候。1948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瑞士化学家米勒,他发明了剧毒有机氯杀虫剂DDT(二氯二苯三氯乙烷)。然而,随着DDT的广泛使用,人们渐渐发觉,这种剧毒杀虫剂带给地球的不是福音而是灾难。1962年,生态  相似文献   
6.
2005年诺贝尔奖的陆续颁奖再一次牵动了国人的心灵,因为中国再一次与诺贝尔奖无缘,国人依旧只能眼巴巴地作看客。问题是复杂的,观点是纷纭的。有些人特别留心搜集中国本该得奖的事实。当初吴有训、赵忠尧、钱三强、王淦昌等人的发现难道不是世界一流的吗?为什么就得不到诺贝尔奖的提名呢?特别是1965年中国科学家联合攻关,在世界上首次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竟然也没有得到诺贝尔奖的承认。这难道没有文化歧视吗?一些人热衷于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找差距,认为现代科学精神中所包含的逻辑性的、定量的精确思维…  相似文献   
7.
有一首中国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虽然其立意不过是将西方诗人裴多菲的《谷子成熟了》中的谷子换成了葡萄,虽然其起兴不过是将果实成熟联系爱情成熟的老套路。但还是让没读过西诗的人们感到新鲜并在中国热了起来。  相似文献   
8.
张军瑜 《法制博览》2009,(24):73-73
人活着总免不了生病,甚至有些人还要去做小偷、做强盗、做妓女,所以人干脆都不要出生好了。那样的话,人就很圣洁、很伟大、很骄傲,也很自恋,在无限的自恋当中,我们都会觉得自己就是那个没穿衣服玩裸体行为艺术的皇帝。  相似文献   
9.
穷人情结是相当一部分诺贝尔经济学大师共有的情结,诺贝尔经济学大师的穷人情结不仅来源于古典经济学的传统,更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影响。研究诺贝尔经济学大师的穷人情结,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当代意义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刘发志 《时事报告》2009,(11):55-56
2009年诺贝尔奖项已各归其主,一时间,品评这些“摘星”者成为时髦的谈资。有人对文学奖又爆冷门不服,也有人对和平奖颁给了奥巴马感到气愤,但没有人怀疑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成就。科学奖货真价实,获奖的科学家自然值得全球敬仰,然而,到底是什么造就了他们,是他们天赋异禀?抑或是他们格外幸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