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6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9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6篇
法律   81篇
中国共产党   243篇
中国政治   342篇
政治理论   149篇
综合类   1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冠肺炎疫情对2020年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各主要经济体均出现经济增速陡降、失业率上升、贸易与跨境投资减少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异动等负面反应.为应对疫情冲击,各国先后采取相应财政与货币政策纾缓困境、提振经济.但在世界经济增长缺乏动力、常规货币政策实施空间极为狭窄的局面下,非常规货币政策极有可能造成主要经济体资本市场巨幅波动,并产生严重的负面溢出效应,给全球经济长期增长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在疫情冲击下,全球供应链加速调整成为世界经济实体层面的重要议题.展望2021年世界经济走向,疫情能否被成功控制仍然至关重要,同时将受宏观与微观层面各种非疫情因素扰动.未来,中国将努力发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中欧投资协定的带动作用,为全球与地区经济治理、世界经济恢复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2.
孙超  崔志威 《瞭望》2020,(8):56-56
当前,既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也是决定受疫情影响的广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经营者生死存亡的关键阶段。为打贏防控阻击战,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保障经济运行,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近来出台了多种措施及时积极应对。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终将体现出軔性,然而在疫情冲击下,原本健康、欣欣向荣的部分优秀中小企业受到重创,也正是逆周期调节发挥作用的作为之时。  相似文献   
3.
4.
通过引入银行风险承担机制并结合信贷机制系统,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区域差异的非对称性。研究发现,在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市场化程度和金融市场结构三个因素的作用下,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我国东部地区的效果比较明显,而紧缩性货币政策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效果比较明显;相反,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我国中西部地区效果不明显,但是紧缩性货币政策在我国东部地区效果不明显。因此,中国存在着严重的货币政策区域差异的非对称性问题。与学者们主要从信贷渠道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解决方案不同,从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来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对于解决货币政策区域差异的非对称性问题更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张兴荣  梁斯 《瞭望》2020,(7):39-39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多个行业的中小企业经营受到直接冲击,部分地区制造业中小企业产、供、销等环节出现中断,刚性成本上升、应收款项积压、自有资金枯竭,已使得一些中小企业资金链紧张甚至出现断裂。  相似文献   
6.
1991年以来,台湾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虽然在早期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是伴随而来的是财政赤字的大规模上升。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台湾当局出台了超常规经济刺激计划,实施赤字财政政策与宽松货币政策。然而受自身经济因素以及全球宏观环境的影响,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即扩大当局开支,实行赤字财政)并没有带来经济的快速增长,财政乘数效应逐渐减弱,总体经济增速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随着财政赤字缺口不断增大,当局债务不断累积,未来台湾财政的可持续性成为难以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货币政策的工具、中介目标和传导机制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了社会融资结构变动对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银行贷款比重的下降和其他融资方式的兴起使得社会融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一变化将导致传统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即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率的有效性降低,而公开市场操作的有效性大大提高,同时利率也将取代信贷规模和货币供给量成为更有效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正是在以上影响的基础之上,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传递机制被极大削弱,而资产负债表的传递机制将成为新时期货币政策传导的核心机制。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传统金融监管理论和实践屡屡受到挑战与质疑。各国学者和政策制定者逐渐认识到,与传统微观审慎监管相比,宏观审慎监管才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有力工具。在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实践中,首要问题是明确监管主体。目前,尽管中央银行在各国宏观审慎监管实践中的政策地位不尽相同,但均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概括为决策者、主导者和参与者三种模式,且各具优缺点。本文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性视角出发,通过两种政策的辩证关系分析和国际经验借鉴,探讨了中国人民银行以主导者角色参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可行性及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赵清 《求索》2013,(5):47-49
消费调控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一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国家可以通过对消费进行调控有效地促进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优化社会生产结构。本文借鉴Scholler研究成果进行建模,选取主要发达国家1992-2011年面板数据作为实证样本,对其消费调控政策与国民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显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个人消费能力的增强将显著拉动经济增长,政府消费调控政策应该首先选择对个人消费能力的调控;政府购买是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税收和政府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也有重要影响。为此,政府应正确导引信贷消费;扩大政府支出兴建利民工程;提倡绿色消费,实现消费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3,(6):32
2010年11月—2012年9月2010年12月10日-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胡锦涛、温家宝讲话。会议强调,要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