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4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6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潘飞 《台湾研究》2014,(3):62-69
2008年民进党下台以来,持续透过访美、恢复驻美代表处、在两岸政策和对美政策上积极迎合美国等做法,修补与美国的互信关系,为其重返执政创造条件。民进党对美示好的做好虽得到美方善意回应,但因民进党拒绝放弃“台独”立场,无法提出令美放心的两岸政策新主张,因此双方互信提升程度有限,美始终对民进党重新执政充满疑虑。因受美国对台战略考虑、民进党两岸政策转型的复杂性等因素制约,未来双方关系的发展前景充满变数。  相似文献   
2.
民进党自2008年在野以来,党内要求调整两岸政策的呼声不断高涨,特别是2012年民进党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再尝败绩后,党内的务实派政治力量开始集结,这对于推进民进党内部政治生态变化以及政策调整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对2008年以来民进党大陆政策的发展演变、基本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向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分析,这对于我们研究民进党大陆政策走向,两岸关系未来发展以及2016年台湾选情都有一定的帮助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台湾新闻自由实践在其政党角力中扮演着工具角色。换言之,新闻自由从来就不是政党角力的目的,只是权力斗争的工具。多党纷争时期,在野党高举“新闻自由”旗帜,与国民党争夺媒体资源。政党轮替后,对峙的国民两党都是表面附和“新闻自由”,实际上却采用隐性、间接的方式操控媒体。政党竞争带来了广电媒体的解禁、新闻自由法律法规的修正、新闻自由观念的成熟等正面效应。但政党对媒体的变相操控却让新闻自由异化,“只问政党,不问事实”的蓝绿媒体难以承担“第四权”责任。  相似文献   
4.
民进党自2008年下台后一直在为重新执政寻找转型之路,然经蔡英文、苏贞昌两任党主席,并未解决阻碍其发展的诸多重大难题。基于领导者、结构及其互动关系的视角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入地观察民进党。民进党的转型,一方面受到该党领导者的观念、能力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两岸关系、岛内政党政治、民进党派系政治等结构性因素的制约。本文试将二者结合起来分析,希望能为研究民进党转型提供一点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台湾社会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引发民众愈加强烈的不满。民进党顺势操作,加强了关于贫富差距、阶级矛盾的论述和宣传,并将其作为2010年"五都选举"的重要诉求,更将其与ECFA直接挂钩,抹黑ECFA为幕后推手。本文初步探讨了贫富差距问题的诱因及民进党加强贫富差距、阶级矛盾论述宣传的实质和目的以及对于台湾社会、政党政治、两岸关系的影响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论民进党之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进党甫一执政,即陷入困局。民进党之危机乃是全面性、结构性之危机。危机非仅表现在贪渎弊案丛生,尤其因意识形态挂帅导致执政无能,其结果,台湾发展实际的需要与民进党维持政权选举的需要,构成了民进党执政无法调和的矛盾。台湾社会蓝绿对抗的选民结构,国民党的软弱无能和外部美日的支持,维持了民进党的生存空间,但也制约着民进党难以反省,因而看不出民进党有能力解决危机。民进党倘走向更加激进的“台独”方向,路必将愈走愈窄。  相似文献   
7.
民进党在2007年的“总统”和“立委”初选中首次采用“排蓝民调”。从交易成本政治学的角度看,“排蓝民调”的制度设计在客观上有降低交易成本的效果,实质是民进党内某些政治势力和政治人物以实现最大的胜选利益为借口,修改党内初选政治市场的制度规则,来谋求实现党内政治权力和利益资源的再分配。“排蓝民凋”并没有摆脱民进党路线之争和权力之争的既有轨道,但却使民进党的政治生态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并影响到民进党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学运世代”作为一个整体,其两岸政策主张尚未形成共识,但在坚持“台独”的同时,却表现出与“台独教义”的鲜明区隔及政策的开放性、务实性。“学运世代”在民进党大陆政策的凋整与转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推手角色。而陈水扁执政8年来,“学运世代”的政途发展备受“深绿”路线连累。在自身的生存危机压力下,“学运世代”必将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与出路。  相似文献   
9.
David Lyons 《East Asia》2009,26(1):57-76
Social movements constitute a political link between the power of existing polity and the ability of citizens to influence political outcomes. As a result, social movements can represent a potential rival to the acting political system, acquiring power and facilitating change through actions that create threats to existing political structures. In Taiwan, social movements were born from oppression and neglect by the ruling political class of social concerns. Environmental protests were effective in halting further deterioration of the island’s environment. How have democracy and its ensuing freedoms for citizens and movements alike altered movement structure and their issues in the socio-political environment? This research traces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movement in Taiwan within this changing political structure and examines how mobilized protest has been increasingly muted as an effective movement strategy, and how environmental justice has been slow to materialize.
David LyonsEmail:

David Lyons   Received Ph.D. in geograph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 SOAS, research focus on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aiwan. Taught geography in Hong Kong at HKBU previously, current research activities involve disease and environment in East Asia  相似文献   
10.
在台湾政治格局中,民进党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在近30年的发展中,该党凸显了一些特点,而这些特点随着社会和两岸局势的发展又有所改变。本研究以1996年至2012年五届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332则民进党的报纸竞选广告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勾勒了一幅民进党竞选策略的画面。在此基础上,作者赴台与13名在不同领域与台湾政界有关联的人士进行深度访谈,以解释内容、分析结论,探析民进党的特征和变化,以及隐藏于变化背后的原因。本文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前人研究,同时对该党未来的变化也提出可能性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