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53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3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2 毫秒
1.
品读张爱玲     
品读张爱玲。让人最为她叹惜的便是她的情感遭遇。 张爱玲曾说过“出名要趁早”,她果然年纪轻轻就走红了,不知这是她的大幸还是不幸。她的走红使一位风度翩翩的男子慕名专程拜访了她,他就是当时汪伪政府的高官、《中华日报》的主笔胡兰成。性情孤僻的张爱玲让他吃了闭门羹,但她次日又礼貌地回访了当时大名鼎鼎的他。有人说他们的相遇成就了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我却觉得那是一场不幸的开始。  相似文献   
2.
宁未央 《南风窗》2007,(21):92-93
爱国主义原来是见不得血的,还有什么比理想的幻灭更让人绝望呢?在中文写作的世界里,张爱玲被追捧的程度宛若张爱神,她的小说部部是电影坯子,却并不容易改编,斗胆在神仙头上动土的导演往往碰一鼻子灰,吃力不讨好。李安偏偏选了难上加难的《色·戒》,小说里的王佳芝"从舞台经验上知道,就是台词占的时间最多",原文中没有太多可用的台词,大半是心理描写。李安把1.3万个中国字铺陈成169分钟的电影,用他自己的话说,"可把我们做死了"。  相似文献   
3.
从时间意义上讲,鲁迅和张爱玲的小说创作,大体处在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开始和结束阶段。对照各自小说中女性形象,探讨这两位作家在关注女性日常生活中的悲剧的相同点,及某些女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的“互文”现象;同时,在“女性存在的时间性”、“女性的内审意识”、“女性的自我意识”方面比较他们笔下女性形象的不同,以及不同点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小说创作继承的民族传统,主要来自明清世情小说、晚清谴责小说和民国社会小说,表现在描写世态人情、写实性、结构散漫性、全知视角、含蓄笔法和通俗性等方面。其小说的艺术优长和缺失,包括狭窄的婚恋题村、平实琐碎的生活细节、松散随意的结构、说书人的叙述角度、微妙的隐喻和暗示以及通俗小说趣味,都源于她对上述中国旧小说传统的继承。旧小说成就了张爱玲的小说风格,也从根本上影响和制约了其思想价值和艺术品质。  相似文献   
5.
在自己54年的风雨人生历程中,有着25年人民代表生涯,这是让张爱玲颇为自豪的回忆。  相似文献   
6.
柴胡 《各界》2012,(11)
从1966年到1994年近30年间,张爱玲给友人写过84封亲笔信。这批珍贵信札在埋藏几十年后,近日公之于世。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新文学的文学批评和文学史构建历史中,政治、商业等外在因素产生着很大的影响.从丁玲、萧红、张爱玲等几位女作家的文学史评价中可清晰地见到这一点.文学外在权力因素的影响与新文学的复杂背景和相对短暂的历史有密切关系,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是,这些因素的过分介入,会对文学史建设和当前文学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何保持文学批评和文学史构建与文学外因素的适当距离,值得文学界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8.
鲍平 《工友》2011,(12):50-51
黄良琴的美文遍地开花,我早有耳闻。只是,没有料到的是,她写着写着,居然一不小心出书了。记得美女作家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相似文献   
9.
戴文采 《各界》2014,(7):6-8
惊鸿一瞥 她真瘦,顶多不及90磅。生得长手长脚骨架却极细窄。穿着一件白颜色衬衫,亮蓝的宽百褶裙,女学生般把衬衫扎进裙腰里,因为太瘦,就像只收口的软手袋,衬衫肩头以及裙摆的折线始终撑不圆,笔直的线条使瘦长多了不呵轻侮。  相似文献   
10.
田义 《学理论》2013,(24):177-178
张爱玲,中国20世纪文坛上的天才作家,犹如寂静夜空中滑落的流星,璀璨夺目,光彩照人。张爱玲的作品在美的背后,潜藏着无尽的感伤。感伤的根源在于张爱玲无意识中形成的"家"情结,这种"家"情结影响到张爱玲的文学创作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