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39篇
中国政治   48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2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时学 《小康》2015,(2):19
欧洲经济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货币政策不当。欧洲央行货币政策较多地考虑德国的利益。即便在欧债危机比较严重的2011年,面对欧盟可能会崩溃,欧洲央行依然为了控制通货膨胀,选择了听从德国提出的加息要求。而当时美国和英国奉行的是宽松的货币政策。最近半年时间,很少看到国内媒体提到欧债问题,是不是欧债危机已经得到了解决?其实,在国际媒体上,关于这个问题,大家还在不断争论,有人说已经得到解  相似文献   
2.
《政协天地》2015,(4):48
第一大趋势是,全球经济仍难完全走出危机阴影,已由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结构调整期。第二大趋势是,目前全球实际利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但未来全球廉价资本融资时代可能将趋于结束。第三大趋势是,主要国家主权债务压力较大,"去杠杆化、去债务化、去福利化"进程还要持续数年。第四大趋势是,美国从宽松周期转向紧缩周期,恐引发全球金融格局大分化和主权货币洗牌。第五大趋势是,大宗商品繁荣周期结束,全球价  相似文献   
3.
欧洲中央银行的量化宽松计划(简称QE)于1月22日出台。从3月份开始,欧洲央行将每个月购买600亿欧元的成员国政府债券以及其他有价证券,期限至2016年9月,总额将达到1.08万亿欧元。  相似文献   
4.
一边是高失业、低增长和通货紧缩的发达国家,另一边则是高增长、高通胀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新兴国家,这种冰火两重天的镜象关系,仍将在2011年延续。那么,如何判断这种反差的短、中、长期趋势?  相似文献   
5.
1998年,中国经济形势出现了通货紧缩的征兆,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也相应地由“适度从紧”转为“扩大内需”。本文分析了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对经济发展的危害,并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制约通货紧缩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通货紧缩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其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需求的不平衡是形成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 ,治理通货紧缩应从优化投资、扩大消费需求、增加出口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在股票市场发展引起金融深化的过程中,货币供需总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在各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中,货币总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仅仅考虑一般商品和服务的货币需求,没有考虑股票市场及其他衍生金融产品对货币的需求,从而使得一般物价水平与货币总量并不能反映整体经济状况。低估经济中的货币需求总量,导致货币供给不足,可能引发实际经济衰退和通货紧缩现象。美国经济学家、货币主义创始人弗里德曼(1984)就股票市场交易产生的货币需求进行了规范研究,他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股票市场交易活跃,产生了较大的交易需求。  相似文献   
8.
通货紧缩,这不仅是中国面临的新问题,也是一个全球性的新现象。中国的通货紧缩是在全球性生产过剩,周边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经济急速下滑这样的国际背景下出现的。当前通货紧缩的产生,是我国经济运行中深层次矛盾在新形势下的集中反映。根本原因在于企业长期低效与社会改革不配套所致。因此,治理通货紧缩的关键是从供给方着手。一方面,通过调整和优化供给结构,提高有效供给;另一方面通过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人们的经济预期,扩大有效需求。最后,通过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拓宽农村市场。  相似文献   
9.
10.
中美汇率博弈透视——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最终解决中美之间的汇率问题,还是要通过加强双方对话,建立起彼此的信任和理解,本着和则两利、斗则两败的认识,通过协商对话来解决问题,最终取得互利双赢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