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三中全会以来农业发展的几个阶段的实践来看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引用本文:吴象.从三中全会以来农业发展的几个阶段的实践来看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J].瞭望,1994(18).
作者姓名:吴象
作者单位:中国外向型经济研究会 会长、研究员
摘    要:农村改革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至今已经15年了,回头看看,这15年是不是可以划分这么几个阶段: 第一段:从79年到84年,粮食、农产品增长得快,农民的收入了增长得快,城乡皆大欢喜 从79年——84年这一段,粮食生产迅速发展,谁也没想到这么快解决了大多数农村的温饱问题。农产品大幅度增产的因素第一条是实行了家庭承包,第二条恐怕就是粮食提价,提价打电提的幅度相当大。同时,国家还决定进口粮食,让农村,农民休养生息。这几条措施,使农村经济大受其益,所以农民热情高涨。几年粮食生产连上两个大台阶,每个台阶增加产量1000亿斤。这是历史上也很少有的连续几年这么大幅度增长的情况。那几年农民收入的增加也很快,年递增率达到10%以上,农民收入增长得多,农产品增加很快,所以政府满意,农民满意,皆大欢喜。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