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仁”与“共和”传统——贵族法文化的历史命运
引用本文:武树臣.“仁”与“共和”传统——贵族法文化的历史命运[J].法学杂志,2014(9).
作者姓名:武树臣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法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3年重点研究项目“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渊源与流变”(编号13AFX00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仁"是先秦重要的哲学观念。甲骨文所见"仁"字及其原形字反映了东夷民族的风俗习惯。"仁"的基本精神是"相人耦"即相敬互爱、诚实合作。"相人耦"在殷周政治法律实践中的体现,是君臣合治的"共和"精神,这也是贵族法文化的基石。孔子在传统"共和"精神的基础上提出圣贤政治理论。战国以降,贵族法文化整体走向衰落,"共和"精神受到冲击。但在漫长帝制时代,不绝如缕的"共和"精神仍然发挥着潜在影响。

关 键 词:  共和  相人耦  圣贤政治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