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民俗事象的实物词语化及词语的无标记性论析
引用本文:潘世松.民俗事象的实物词语化及词语的无标记性论析[J].思想战线,2003,29(3):84-87.
作者姓名:潘世松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
摘    要:民俗区域社会群体文化水平的低下与生存、发展理念多样化的矛盾,使民俗事象的实物词语化成为必要;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方物产等现实条件和社会群体的认知关联性又使之成为可能。此种倾向有其认知心理动因,表现为"趋向"式和"避让"式;当下城镇年轻知识型群体中出现的个别民俗事象里,看似有标记的词语其实是深层次上的无标记。

关 键 词:民俗事象  认知  实物  词语化  无标记
文章编号:1001-778X(2003)03-0084-04
修稿时间:2003年1月17日

Comments on the Verbalization of Materials and the Unmarked Feature of Words in Folklore
Abstract:
Keywords:manifestations of materials in folklore  cognition  material  verbalization  unmarked feature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