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道德的救赎:“见危不救”现象的刑法学检视
引用本文:王振.道德的救赎:“见危不救”现象的刑法学检视[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10(2):24-30.
作者姓名:王振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法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摘    要:见危不救现象在学理上可以分为"特殊身份"型与"普通公民"型的见危不救两个大类,包括"职务"型见危不救、"特定关系人"型见危不救、无重大客观危险的见危不救和有重大客观危险的见危不救四个小类。现行刑法对不同类型的见危不救现象的反应还存在力度不够与方式不当的不足。不能试图通过刑法来塑造所谓"积极的好撒玛利亚人",因为其缺乏刑法的人性基础,也与刑法之善的合正义性,合目的性与合正当性理念相悖;刑法在此问题上的道德救赎功能表现在,针对无重大危险的见危不救应通过设立见危不救罪来加以刑法规制,同时通过激发正当防卫的鼓励功能来发挥刑法在道德救赎上的作用;道德的救赎不应仅仅寄希望于刑法,而要进行整套法律体系构建的考量。

关 键 词:见危不救  刑法反应  见危不救罪  正当防卫

Moral Redemption: Inspection of Non-salvation-in-dange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riminal Law
WANG Zhen.Moral Redemption: Inspection of Non-salvation-in-dange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riminal Law[J].Journal of Jiangxi Public Security College,2010(2):24-30.
Authors:WANG Zhe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