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荀子形上视域中“义”的限度与“利”的证成
引用本文:郭春牛.荀子形上视域中“义”的限度与“利”的证成[J].甘肃理论学刊,2017(6):99-103.
作者姓名:郭春牛
作者单位:1.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41000;
基金项目:2016年安徽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荀子德福思想研究"(AHSKQ2016D124);2016年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路径研究:基于志愿服务的视角"(SK2016A010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孔子与孟子在论及人之行为动机和行为手段上,奉"义"为圭臬,呈现出强烈的道义论色彩。荀子对于义利关系的阐释则表现出与孔子和孟子颇为相异的进路,他认为"义"虽具备价值上的自足性,却缺少现实上的完满性,因而,为"义"提供一个合理的限度便十分必要。荀子试图通过经验性的解释来回答"义"是如何从抽象的道德原则落实于人的具体社会实践,并使得人们能够在行动中愿意依义而行而非仅仅将其视为一种空洞的道德理想。

关 键 词:  限度  荀子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