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论人性与犯罪
引用本文:宋浩波. 论人性与犯罪[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3(4): 107-111
作者姓名:宋浩波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
摘    要:
弄清什么是人性,是讨论人性与犯罪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对前人关于人性的各种学说与观点的了解,是正确理解人性的途径之一。古人对人性的观点有性善论、性恶论、性善恶混合论、性三品、天理之性和气质之性等,并认为人性是人的本性,与兽性不同。人性的实质是由人的行为反映出来的、表现人的内在品质和社会关系、属于道德范畴的一种道德标签,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的产物。与人性相对应的"兽性"是人们对恶行的比喻。犯罪是违反人类行为规范和人际和谐社会关系的行为,其发生是由犯罪人个人、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关 键 词:人性  性善论  性恶论  性三品
文章编号:1672-2140(2007)04-0107-05

On Humanity and Crime
SONG Hao-bo. On Humanity and Crime[J].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7, 23(4): 107-111
Authors:SONG Hao-bo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