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审美意识形态”的学术史研究
摘    要:长期以来,文艺本质意识形态论在俄苏和我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理论强调了文艺与社会现实的联系,但是,它只关注到文艺与其他意识形态如哲学、法律、宗教等的共同性,而没有关注文艺自身的独特品格。为了确定文艺自身的特征,理论家们起先秉承黑格尔和别林斯基的观点,把文艺说成是"社会生活的形象的反映"。这则定义仅仅把文艺形式的美看作文艺本身的特征,从而把内容和形式割裂开来。理论家们进一步思考的方向是,力求探索文艺中可能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什么东西的问题,也就是要揭示文艺的特殊对象。经过艰难探索,他们认为文艺的特殊对象是现实的审美属性,文艺反映现实是一种审美反映,文学作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文艺本质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已被我国主流学术界称为文艺学的第一原理1或第一规定,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贡献"。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