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苏轼“以议论为诗“论
引用本文:马晓黎,乔学明.苏轼“以议论为诗“论[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6(1):92-95.
作者姓名:马晓黎  乔学明
作者单位:1.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250014
2. 山东财政学院人文艺术学院,250014
摘    要:苏轼“以议论为诗”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早的源头可追溯到尧舜时代,《诗经》是其重要的里程碑。入唐后杜甫拉开“以议论为诗”的序幕,韩愈有重要的承前启后之功,至宋代苏轼则最终确立了这种艺术形式。苏轼“以议论为诗”,大致有纯议论式与议论意象融合式,具体分为咏物时含“理”、借形象发议论、议论“带情韵以行”三种情况。苏轼的创作实践不但遵循艺术创作思维的规律,也符合艺术创作的本质,开拓了宋诗新体制,尽管成就中有缺陷,但掩不住它的整体光辉。苏轼站在盛唐诗的顶端,发展了宋诗新体制,对后世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

关 键 词:苏轼  “以议论为诗”  议论化
文章编号:1672-6359(2006)01-0092-04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