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荀子》与"教化"
引用本文:陈升.《荀子》与"教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27(2):46-52.
作者姓名:陈升
摘    要:在<荀子>出现之前,儒家典籍中无"教化"一词,"教"与"化"连用,在儒家典籍中首次出现在<荀子>中."教化"作为一个双音词,既有"教"的涵义,又有"化"的涵义.可是现在流行的许多辞典中,把"教化"之"化"解释为"感化",此解不合于荀子的原意.荀子所讲的"化"是指人长期生活在某种环境中,他原有的思想道德面貌就逐渐会被环境所改变,"化"是环境对人的道德思想所产生影响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缓慢的,人是感觉不到的.荀子提出的既"教"又"化"思想,是对先秦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的重大发展与完善.他纠正了只重视"教诲"而忽视"教化"的倾向.理解荀子的这一思想,对于改进我们今天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非常重要.

关 键 词:《荀子》教化  感化  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改进  倾向  完善  重大发展  教育理论  先秦  过程  影响  道德思想  道德面貌  环境  解释  辞典  涵义  双音词  连用  儒家典籍  荀子
修稿时间:2007年12月20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