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牛衣原体性流产
引用本文:杨宜生.牛衣原体性流产[J].中国兽医科学,1987(8).
作者姓名:杨宜生
作者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摘    要:牛衣原体性流产(Bovine chlamydial abortion)的同义名:牛地方流行性流产、牛流行性流产、牛新立克次体性流产、山麓小丘性流产,是一种呈地方流行性的接触性传染病,以孕牛流产、早产、死产、产弱犊、胎犊的肝病和公牛精索炎等为其主要特征,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历史 Traum和Hant(1923)首先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本病,Schaop和Kauker(1956)用血清学和细胞学方法证实西德一些奶牛场的衣原体性流产,Giroud(1957)和Storzy(1960)分别在法国和美国从患地方流行性流产综合征母牛流产胎犊分离出了衣原体。嗣后,意大利、加拿大、南斯拉夫、以色列、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西班牙、丹麦、日本和苏联等相继报道了衣原体引起的牛、水牛和瘤牛的地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