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诱价概念在诈骗罪中的独立性价值
引用本文:朱志斌.论诱价概念在诈骗罪中的独立性价值[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8):46-53.
作者姓名:朱志斌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人民检察院
摘    要:司法实务中,行为人为实施诈骗而向被害人提供的财物一般被称为犯罪成本,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诈骗罪中犯罪数额是否扣除犯罪成本问题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犯罪成本从其概念内涵来看,在诈骗罪中运用是不确切的,这也是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所在。用"诱价"一词来替代犯罪成本,可避免由于概念本身的问题所产生的分歧。作为诈骗罪中独有的概念,诱价定义可以直接体现出诈骗罪区别于其他财产犯罪的本质特征,并为我们研究诈骗罪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在诈骗罪认定过程中,应当坚持以扣除诱价之后被害人的净财富损失作为评判是否存在实质财产损害的实体标准,这既是刑法谦抑之下的结论,也是司法实践的需要。

关 键 词:犯罪成本  局限性  诱价  扣除  整体财产损害  谦抑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