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关注精神小康
引用本文:董立人,董乐铄.关注精神小康[J].北京观察,2004(1):50-52.
作者姓名:董立人  董乐铄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摘    要:"小康"语出西汉的《礼记·礼运》,是与"大同"比较而言的,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可以理解为安然度日的社会经济状况,它寄托了普通百姓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小康社会是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概念,它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一种体现,这个要求是既包括物质生活的宽余,同样也包括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环境的改善,是物质小康与精神小康的统一体.

关 键 词:统一  精神小康  物质生活  改善  环境  消费水平  居民个人  精神文化生活  文明和进步  中国  小康社会  美好生活  乐业  安居  普通百姓  经济状况  模式  比较  大同  礼运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