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少数民族法律语言不确定性的后现代释意
引用本文:代霞.少数民族法律语言不确定性的后现代释意[J].贵州民族研究,2014(9).
作者姓名:代霞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法学院;
摘    要:我国少数民族法律研究多数涉及法律语言的道德性指标,对厘清语言的不可通约性结构缺乏应有的探索意识。纵观19世纪法学成果,围绕语言与法律的语义思辨一直没有停止,那时候,人们经历的是一个满怀信心看待法律确定性的时代,20世纪后半期,却拉开了不确定性的研究帷幕。对现代实证主义法律思潮的语言形式抨击提出了质疑,主张树立后现代主义法律观,视少数民族法律语言为充满弹性、允许意旨模糊的流变组织,通过放弃语言通约性结构的"唯一解"立场,促使法律概念始终处于不止行的发展过程,用以适应多义性时代的法律价值判断。

关 键 词:少数民族法律  语言不确定性  语义怀疑论  后现代主义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