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亲亲互隐”到“亲亲得相首匿”浅谈汉代法律的儒家化
引用本文:孙珮云.从“亲亲互隐”到“亲亲得相首匿”浅谈汉代法律的儒家化[J].法制与社会,2013(9):9-10.
作者姓名:孙珮云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摘    要:"亲亲互隐"出自于春秋末期孔子的《论语·子路》。经过历朝历代的继承和发展,到了儒学备受推崇的两汉时期,以"亲亲得相首匿"为首的原则成为汉律中的刑法适用原则正式确立下来。汉代将"亲亲互隐"观纳入法律并进一步阐释与发展,突显了儒家的"孝"的观念,礼法得到了很好的结合,法律开始呈现出儒家化的趋势。本文对"亲亲得相首匿"等原则进行分析,找出汉代法律中隐藏的儒家思想的成分,以解读汉代法律儒家化。

关 键 词:《论语》  亲亲互隐  亲亲得相首匿  法律儒家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