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非法占有目的不要说与利益盗窃的实质认定
引用本文:王琦.论非法占有目的不要说与利益盗窃的实质认定[J].政治与法律,2023(3):81-97.
作者姓名:王琦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
基金项目: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财产犯罪的财产损失之研究”(项目编号:21CFX02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对于使用盗窃、盗窃欠条、勒赎盗窃等行为人所获利益和物本体价值不同的场合的定罪处罚,一直是理论与实务中的难题。目前的探讨大多从非法占有目的角度展开,形成了“综合说”“排除意思缓和说”“利用意思缓和说”的观点。但在我国的立法背景下,现有学说要么在理论上不自洽,要么在处理结论上会出现处罚漏洞或罪刑不均衡,究其原因,归根到底是因为没有完全摆脱德日盗窃罪构成要件框架的思维束缚。我国盗窃罪的对象包括财产性利益,(利益)盗窃罪的客观构成要件应当基于法益的要保护性和盗窃罪的本质进行实质化判断,该难题便可迎刃而解,无须诉诸主观构成要件。

关 键 词:盗窃财产性利益  非法占有目的  主观超过要素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