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杨简心学的形成及其浙学精神的展现
引用本文:朱晓鹏,毛家臣.杨简心学的形成及其浙学精神的展现[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4,36(4):52.
作者姓名:朱晓鹏  毛家臣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南宋浙学的文化精神及现代意义研究”(项目编号13YJA7200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通过考察杨简和陆九渊之间“本心问”前后的历史线索,可以揭示杨简心学并非如后世所传那样是“以心传心”的顿教禅学,而是恰恰展现了慈湖心学的两个特质:学问上是超越现实的“本心论”;生活上是道德实践主义。另外,如果以浙学的角度来审视杨简学问和人品,我们可以发现杨简心学并非是个例:事功学、心学、浙东史学都有其内在的“浙学”共性,即强烈的自主开拓精神和基于实干的实践取向、批判和创发式地继承和形成自己特有的学问路数,用一种理性的态度来坚持某种信念并且贯彻于整个生命之中。杨简正是这种“浙学”精神的典型代表,其“本心”论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心学”范畴,用了一种超越世俗的态度践行着道德理想主义。

关 键 词:杨简  本心问  浙学  
点击此处可从《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