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抗战时期大后方粮食增产措施及其成效分析——以四川为例
引用本文:李俊.抗战时期大后方粮食增产措施及其成效分析——以四川为例[J].求索,2011(5):231-233,190.
作者姓名:李俊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摘    要: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解决粮食匮乏问题,增加粮食生产,以应战争之需,在大后方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粮食增产运动。四川省政府积极响应并采取扩大种植面积和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两大措施,以期提高本省粮食产量。两大措施的施行,使战时四川粮食作物栽培面积确实较战前扩大不少,各种粮食作物产量与战前相较也有了较大增加,粮食总产量增长迅速,粮食生产总体上获得了较大发展。但是,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并未获得提高,与战前相较,甚至反而有所降低。

关 键 词:抗战大后方  四川  粮食增产  措施  成效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