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国际公约与清末新政时期的中外关系
引用本文:尹新华.国际公约与清末新政时期的中外关系[J].求索,2011(12):237-240.
作者姓名:尹新华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国际公约与晚清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研究”(项目编号:10C0992);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近代中国参与国际公约研究”
摘    要:清末新政时期,为摆脱外交困境,清廷内外对国际法的关注焦点由该法“是否可信”转向怎样“合于公法”,在对外观念上也最终形成自进于文明国的意识,参与国际公约则被视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参与国际公约的数量逐步增加,涉及领域日渐拓宽,同时亦表现出谋求恢复地区性大国地位、建构平等条约关系、维护国家权益却又不谙相关国际程序等特点。而中国运用国际公约的实践又进一步推动了国内相关立法及制度与国际规则的接轨,亦加强了中国的国际交往,拓展了外交局面。虽然清末新政时期中国利用国际公约维护国家利权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在逐步增强,但这未能根本改变中外条约关系的不平等性质和中国低下、边缘的国际地位。

关 键 词:清末新政  中国  国际公约  参与  运用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