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农村的摄影小组
引用本文:章焜华.农村的摄影小组[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5(2).
作者姓名:章焜华
作者单位:上海电视台 记者
摘    要:在北京最繁华的街道王府井大街路口的橱窗内,一幅幅散发着泥土香味的艺术照片,吸引着不同肤色的过往行人。这是中国摄影家协会特邀上海市郊宝山县彭浦乡农民拍摄的艺术照片在此展出。这个原先被誉为‘蔬菜之乡’的彭浦,最近又被人们称作‘摄影之乡’了。照相机传入中国一百多年来,由于其价钱昂贵,一直被人们视作高档消费品。购买照相机,在城市里也是殷实人家之事,长年为温饱而操劳的农民哪敢问津。彭浦乡年近八旬的程家老太太清楚地记得,她大半辈子中仅照过两次相,一次是日军占领时被迫去拍‘良民证’上的人头像,一次是土改以后拍‘合家欢’。当然都是到照像馆去拍的。近几年,自从她儿子买来照相机,已记不清拍过多少张照片了。彭浦乡的青年农民说:‘祖父一辈看人照相,父亲一辈请人照相,如今呐,我们要自己照相了!’现在,每个劳动力年收入在一千二百元以上的彭浦乡,农民要买一架照相机算不得什么难事,可是要真正学会照相可不那么容易。刚买来照相机那会儿,年轻人没少出洋相;有的人忘了开镜头盖,‘咔嚓、咔嚓’地拍了半天,冲出来一看,竟是一条空白底片,有的连胶卷也不会捲,只知拍呀拍,结果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