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期待可能性理论:学说、本体及其展开
引用本文:徐岱,王军明.期待可能性理论:学说、本体及其展开[J].金陵法律评论,2008(1):23-31.
作者姓名:徐岱  王军明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法学院;
摘    要:期待可能性理论也称期待性的不存在,源于"法律不强人所难"的法谚,并具有丰富的学说历史及深刻的判例经验,在大陆法系刑法犯罪论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期待可能性理论与规范责任论是一种表里关系,其实质是规范责任的外化。期待可能性理论的趣旨在于建立行为与刑罚之间直接、理性的联系,因此,需要考察其学说史,厘清其理论渊源、明确其法律归属、界定其机能定位、明晰其判断标准,并在此基础之上,反思与完善我国犯罪论体系中的相关内容,以实现法律正义,推进和谐法治进程。

关 键 词:期待可能性  法律归属  机能定位  判断标准  犯罪论体系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