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缺位与归位:农村留守儿童治理体系的重构——基于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观的考察
作者单位:;1.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四川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中心;3.西南科技大学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仅是我国从"旧三农"向"新三农"转换的衍生品,亦是与城镇化相伴生出现的、跨越城乡空间的一类特殊社会现象。近年来,留守儿童年龄结构分化、安全自护、心理健康等问题频频发生、层出不穷。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观中有两个核心的概念范畴,一个是"公平",另一个是"城乡融合"。将留守儿童治理体系的构建置于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观的视域下,对于进一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失情与失教是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显著特征。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治理体系应进一步整合"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四种资源,进一步有效提升关爱质量和治理能力。

关 键 词:留守儿童  城乡发展观  关爱服务  城乡一体化  公共服务体系  社会力量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