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作为“地方性知识”的宪政及其当代中国的历史境遇
引用本文:苗连营.作为“地方性知识”的宪政及其当代中国的历史境遇[J].政法论坛,2012(6):62-70.
作者姓名:苗连营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法学院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0YJA820075);广州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项目编号:MLY1-101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宪政,无论是从其历史起源和演变脉络看,还是从其制度安排和实现机制看,都是一种地方性知识。但对宪政问题的考量,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其地方性特征而忽视价值层面的深度关切。只有在深刻洞悉了宪政的普遍性之后,认真回应和对待具有根本意义的宪政价值与原则,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自己的特殊性。当代中国的宪政建设不仅具有政治文明进步的一般性意义,更有着非同寻常的特殊历史境遇、运作过程和发展规律。宪政中国化是中国法治进程中具有方向性意义的重大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讨论,需要超越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普世价值"和"地方性知识"之间的理论纠葛与意识形态化纷争,努力在宪政的普遍性与"中国主体性"之间达致一种和谐与平衡。

关 键 词:宪政  地方性知识  普遍主义  宪政中国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