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晚清政府在南洋的设领护侨活动及其作用——晚清华侨政策研究之一
引用本文:庄国土.论晚清政府在南洋的设领护侨活动及其作用——晚清华侨政策研究之一[J].南洋问题研究,1983(3).
作者姓名:庄国土
摘    要:清朝建立以后,一直对人民出国采取禁绝的态度。《大清律例》规定:凡无文引私渡关津者杖八十,若关不由门,津不由渡(别从间道)而越者杖九十。商人私入生番地、违禁下海等都在禁令之内。第一次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况。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籍其“船坚砲利”,兵临城下,用武力逼迫清政府,掠夺更多的特权。咸丰十年(1858),中英、中法续约规定:华民情甘出口、或在英(法)所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地承工,俱准与英(法)民立约为凭,毫无禁阻。从此,出国之禁实际上是不废自废了。民族危机的加深迫使社会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