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宋代的义利观
引用本文:冯娟.宋代的义利观[J].求实,2002(Z2).
作者姓名:冯娟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 博士研究生
摘    要:“义者 ,宜也 ,乃理之当行”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人类社会活动及人际关系中应当遵循的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高的道德准则 ;“利者 ,人性之所欲”2 ,指能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物质利益或者功利。在义和利的两厢关系中 ,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对国家的政治、经济、伦理及社会风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几千年来 ,历代的思想家对义利取向问题作了反复的讨论。有持“义”的 ,有持“利”的 ,这两派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 ,其中尤以宋代的争论最为尖锐。一对义利关系的论证最早见于春秋中期 ,当时晋国大夫丕郑、里克提出“义以生利 ,利以生民”…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