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俄国语言哲学史上的语言本体论流派
引用本文:萧净宇,霍花.俄国语言哲学史上的语言本体论流派[J].俄罗斯研究,2007(2):89-92.
作者姓名:萧净宇  霍花
作者单位:1.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2. 哈尔溶滨工程大学,外语系
基金项目:广东省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
摘    要:弗洛连斯基、布尔加科夫和洛谢夫是俄国语言哲学史上语言本体论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以其独特的名谓哲学(称名哲学)为俄国语言哲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他们看来,名谓是人类思想的"意义"和事物存在之内在"意义"的特殊交汇与融合。世界中的一切,包括自然在内,都具有意义,因此,名谓并非实体性客体,而是积极地表现着自己、有意识有目的地给事物和现象命名的、思考着的个体。他们的名谓哲学揭示了主体与客体、本体与现象、认识与存在相统一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旨在证明,语言是现实存在的理性的反映,而词语则是这一被反映的存在的本质。了解俄国语言哲学史上语言本体论流派及其思想精髓——名谓哲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俄国当代语言哲学。

关 键 词:俄国  语言哲学  语言本体论  名谓哲学  弗洛连斯基  布尔加科夫  洛谢夫
文章编号:1009-721X(2007)02-0089-(04)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