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地域性职业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其侦防对策研究
引用本文:徐永胜,徐公社,韩冰.地域性职业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其侦防对策研究[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8(1):121-129.
作者姓名:徐永胜  徐公社  韩冰
作者单位:浙江警察学院侦查系;华东政法大学;杭州市公安局大江东产业集区分局;
基金项目:2017公安部理论与软科学项目“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与警务合作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7LLYJZST051);2017年度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网络犯罪云取证法律问题研究”(项目编号:Y201737605),中共浙江省委政法委员会;浙江省法学会2017年度法学研究重点课题“非接触性新型诈骗犯罪共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7NB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地域性职业犯罪,具体原因包括"互联网+"经济形态的发展,犯罪实施成本和犯罪机会成本低,传统侵财犯罪发生空间转移,犯罪亚文化的形成和传播。地域性职业犯罪特征包括:诈骗县、镇、村区域集中现象突出;作案手段呈现明显区域特色且相对稳定;犯罪过程分工精细,呈产业链形态分布。为有效侦查打击治理地域性职业电信网络诈骗,侦查部门要建立高危人群数据库,加强高危人口管控;推进信息流、资金流、人员流的"三流侦查法",建立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新机制;加大互联网刑事法制宣传;依法从严、全面和准确惩处地域性职业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消除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土壤;铲除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黑色产业链;加大针对地域性职业犯罪群体开展相应预防措施的力度。

关 键 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地域性职业犯罪群体  黑色产业链  打击犯罪新机制  犯罪预防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