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铜钱之荒——大唐由盛转衰的节点
引用本文:石俊志.铜钱之荒——大唐由盛转衰的节点[J].现代领导,2014(9):45-45.
作者姓名:石俊志
摘    要:唐德宗即位后不足3个月.就破格提拔出身名门世家的杨炎为宰相。当时皇上为防止“安史之乱”重演正准备削藩战争,为了筹集更多的铜钱.杨炎一上任即奏请实行两税法。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正月,唐德宗采纳了杨炎的建议,颁行两税法。其实,两税法的许多内容,譬如夏秋两税、根据贫富征钱、按照土地亩数计税等,在唐德宗的父亲唐代宗时就已开始实施。杨炎所拟两税法.是在唐代宗税法改制的基础上所做的进一步改革,其主要突破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将“以粮织计税”改为“以钱计税”;二是将“量人为出”为“量出以制人”。过去朝廷征税.只按人丁收粮绢为税,税额长期保持不变。唐初期实行均田制,每个人丁耕地面积都是一样的,所以按照人丁征收一定数额的粮绢是十分科学合理的。百姓种田织布,将自己生产的部分产品缴纳给官府,不需要采用钱币进行折算。杨炎将“以粮绢计税”改为“以钱计税”,要求百姓缴纳铜钱,当年便将百姓手中的铜钱几乎洗劫一空。为了下一年度缴税,唐王朝统治下的百姓都需要将自己生产的产品提前出售,以换取纳税所需要的铜钱,结果造成产品价格迅速下跌。

关 键 词:唐德宗  铜钱  节点  产品价格  两税法  安史之乱  耕地面积  科学合理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