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君子之心 常存敬畏
引用本文:王杰.君子之心 常存敬畏[J].党员干部之友,2022(2):54-55.
作者姓名:王杰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实学研究会
摘    要:德国大思想家康德说过:"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敬畏之心源自人的信仰,只有当人的心里有敬畏或恐惧的事物,才会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才能维持着社会道德规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什么是敬畏之心?"敬"是尊敬、恭敬;"畏"是畏惧、佩服。而敬畏是"敬畏相连,敬中有畏,畏中有敬",是人在面对权威、崇高或庄严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

关 键 词: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道德规范  道德法则  敬畏之心  人的信仰  恐惧  历久弥新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