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清初至民国时期的四川边茶贸易及运输
引用本文:刘志扬.清初至民国时期的四川边茶贸易及运输[J].思想战线,2019,45(4):65.
作者姓名:刘志扬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20~40年代人类学‘华西学派’的学术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17ZDA16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重大项目“‘藏边’社会的族群、文化与历史变迁”阶段性成果(14JJD850001)
摘    要: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和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之间的雅安、名山、天全、荥经、邛崃、灌县、崇庆、平武等县,是销藏茶叶的重要产地。自宋代茶马贸易重心从西北南移到四川以来,四川边茶的产量不断增长。但限于川藏间道路的险峻遥远,以及奔腾汹涌的大渡河的阻隔,川边茶的贸易一直圉于大渡河以西的雅、黎、碉门、岩州一带,均为藏民前来买茶而后运往藏地销售。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西炉之役”后,清政府将雅砻江以东地区纳入直接统治之下,特别是1702年泸定桥的修建,打通了雅安至打箭炉(康定)的通道,作为川边茶贸易重要集散地的打箭炉也由此兴盛。自1700年清兵占领打箭炉至1950年代初雅安到康定的公路开通,开启了汉藏结合的茶叶运输历史,即由汉人背夫自雅安背茶到打箭炉,再经打箭炉由藏人用骡牛驮茶入藏的,长达250年之久的藏茶之路新历程。

关 键 词:藏茶  南路边茶  西路边茶  康区  西藏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思想战线》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思想战线》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