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公众幸福指数:为什么幸福感高于满意度?
引用本文:郑方辉,卢扬帆,覃雷.公众幸福指数:为什么幸福感高于满意度?[J].公共管理学报,2015(2):68-82,156.
作者姓名:郑方辉  卢扬帆  覃雷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057);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摘    要:对公众幸福指数测量结果进行数据结构分析,本文旨在探究幸福感高于满意度的原因,以及背后所折射的各种社会矛盾。从主观幸福感内涵出发,借鉴罗纳德·英格哈特范式,采用层次分析法及专家咨询调查构建测量指标体系,在全国7个省市及广东省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公众主观幸福感(感性幸福)与现实生活质量满意度(理性幸福)存在明显反差,幸福感远高于满意度。究其原因,不仅与模型所包含的个人及家庭、社会、政府、自然环境、评价技术等因素及中国传统文化特质密切相关,更是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公众理想与现实落差的强烈反映。置于公共管理的视域,政府善治仅为公众幸福一个维度,政府与其不断提出更多的"幸福承诺",不如转变理念、优化职能、放松管制,激活民间活力,让公众真正掌握自身的"幸福权"。

关 键 词:幸福指数  幸福感  满意度  政府绩效  “幸福权”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