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刑事检察监督制度改革初探——以刑事检察监督的弹性化为中心
引用本文:朱立恒.我国刑事检察监督制度改革初探——以刑事检察监督的弹性化为中心[J].法学评论,2010(1).
作者姓名:朱立恒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中央党校;
基金项目:朱立恒主持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死刑案件的检察监督》(项目编号:GJ2008D08)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由于我国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监督采取提出纠正意见或通知纠正的形式,监督不能引发程序性法律后果,导致刑事检察监督的弹性化现状,使其监督的实效性大受损害。这对于程序公正的实现、刑事诉讼人权的保障以及检察监督权威的树立都将产生消极影响。对我国刑事检察监督进行刚性化改造,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1)规范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行使方式,使检察机关采用规范的、具有强制力的法律文书形式行使监督权。(2)增设检察监督的程序性法律后果,包括:纠正期限、复查机制、程序无效、改变案件管辖等。(3)增强检察机关自身的监督能力,包括健全检察机关的知情机制、赋予检察机关阅卷权、恢复检察机关的机动侦查权等。(4)赋予检察机关对与违法诉讼活动相关的责任人员的处罚建议权。

关 键 词:刑事检察监督  弹性化  监督方式  程序性法律后果  监督能力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