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高质量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构的空间维度
引用本文:史军.高质量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构的空间维度[J].理论探索,2024(1):95-101.
作者姓名:史军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问题研究”(23BZZ028),主持人史军;
摘    要: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聚焦于公众尤其是空间劣势群体获取和享用基本公共服务的行动过程,从而将空间性接引到高质量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构的逻辑之中,空间成为思索相关议题的重要切口。受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趋势、标准化的效用边界以及可及性的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影响,高质量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构的空间转向已成定局。然而,由于偏远乡村或边疆地区的居民获取和享用基本公共服务不得不面临前期成本较高、社会网络单一以及数字能力不足等空间难题,使其同时成为物理、社会和数字三个维度的空间劣势群体,从而引发空间非正义现象,严重制约建构高质量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进程和效果。着力空间劣势群体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的提升,应从服务资源的空间适配、服务内容的空间生产以及服务效果的空间测度等方面入手,改善其空间不利地位,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与共同富裕接榫,实现空间正义,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向纵深推进。

关 键 词:基本公共服务  空间正义  空间劣势群体  可及性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