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感戴的道德功能及其教育启示
引用本文:王天骄,刘海燕.感戴的道德功能及其教育启示[J].求实,2013(Z1):244-245.
作者姓名:王天骄  刘海燕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北京,100083
基金项目: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基于内化心理机制的大学生信念教育研究”的阶段成果
摘    要:<正>在西方历史长河中,从古罗马时代的Seneca和Cicero到工业革命时期的Adam.Smith和David.Hume,感戴已经得到了西方哲学家们的广泛讨论,成为哲学家解释人类运作和社会生活的基石。世界上许多宗教的教义里也都包含了关于感戴的阐述。"感谢的(grateful)"是一个被人们高度重视的个人特质。在一项针对800个特征词的研究中,"感谢的(grateful)"一词排在最喜爱的词汇名单里的前4%的位置。在我国,自古以来都提倡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也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