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中国历史上的“治”与“乱”
引用本文:张京华.论中国历史上的“治”与“乱”[J].理论学刊,1990(1).
作者姓名:张京华
摘    要:二千三百多年以前,孟子曾经说: “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一治一乱,不以治,必以乱。在中国历史上,如果不实现治,就肯定要召致乱,这是为许多有识之士所公认的事实。治和乱是相对立的两种情况。关于“治”,中国古代对“治”的认识一般有这样几个具体标准。第一是谷贱,第二是刑措,第三是太平,也就是没有战争。汉代的文景之治,南北朝的元嘉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等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治”。汉文帝时,断狱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