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怀着启蒙的情愫面对后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变革——读《论伦理精神》
引用本文:郑家昊.怀着启蒙的情愫面对后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变革——读《论伦理精神》[J].探索,2011(2):73-79.
作者姓名:郑家昊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摘    要:人类正处在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转型期中,社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迅速增长,使人类在工业社会建构起来的社会治理模式变得不再适应,从而提出了社会治理模式变革的要求。面对这一客观的要求,张康之教授在其新著《论伦理精神》中提出:通过一场新的启蒙运动来解构工业社会的管理主义治理模式,同时,在伦理精神的基础上建构起后工业社会的治理模式。人类在以往的历史发展中曾出现过两次伟大的启蒙,第一次是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和西方的古希腊时期出现的农业社会的启蒙,那是一场"哲学的启蒙";第二次是在欧洲18世纪出现的工业社会的启蒙,那是一场"法的启蒙"。而面向后工业社会的这次新的启蒙即第三次启蒙,将是一场呼唤伦理精神并在伦理精神的基础上进行社会治理模式建构的启蒙。对《伦理精神》的研读,可以启发我们去思考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超越西方发达工业文明的道路,那就是通过伦理精神的启蒙,去建构后工业文明体系,建构起适应后工业社会的德制,实现德治。

关 键 词:张康之  伦理精神  伦理的启蒙  后工业社会  社会治理模式  德制  德治  公共行政道德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