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孔子乐论思想:乐的审美教化功用与社会政治功用
引用本文:黄长安.孔子乐论思想:乐的审美教化功用与社会政治功用[J].求索,2012(1):124-126.
作者姓名:黄长安
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院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11YBB400;湖南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资助课题,XJKO11BDY002
摘    要:孔子在一个"礼崩乐坏,文质分裂"时代中,想要重构礼乐的制度,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周公制礼乐降低了礼乐文化的传统巫术色彩,孔子对礼乐文化的重构,则是是从自己对社会,对人的理想追求出发,强调音乐的娱乐审美功用和社会政治功用。本文分析了孔子的音乐精神娱乐功能和社会政治功能的一些内容,孔子的"三月不知肉味",对音乐极为痴迷,但是,孔子强调音乐的娱乐功能的同时,也否认音乐并不是享乐的,而是有着个人教化作用和治理社会的作用。

关 键 词:乐论  孔子  礼乐制度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