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辨认结论客观性欠缺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引用本文:封涵书,白宇.辨认结论客观性欠缺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24(2):60-62.
作者姓名:封涵书  白宇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
摘    要:刑事辨认是发现案件线索、确认犯罪嫌疑人的重要手段之一。辨认手段能否发挥作用,取决于辨认结论客观性的高低。目前,我国的刑事辨认在司法实践上存在诸多问题,导致辨认结论客观性缺失,甚至案件的错审错判。究其原因,在于辨认的成本溢于收益、证据地位缺乏定论以及监督制衡欠缺。为此,应建立辩方权利保障体系、规定办案人员辨认回避制度和辨认人心理描述制度,并加强辨认方法的理论研究,以完善我国的刑事辨认程序。

关 键 词:辨认成本  辨认结论  辨认程序

On the 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lack of objectivity in identifying results
FENG Hanshu,BAI Yu.On the 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lack of objectivity in identifying results[J].Journal of Wuhan Public Security Cadre‘s College,2010,24(2):60-62.
Authors:FENG Hanshu  BAI Yu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