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保护还是控制:未成年人不可为条款扩张热的冷思考
引用本文:沈笑天朱应平.保护还是控制:未成年人不可为条款扩张热的冷思考[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23(3):61-71.
作者姓名:沈笑天朱应平
作者单位:1.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教育法治化背景下的教育规律与价值体系研究”(2022SJYB0952)。
摘    要:未成年人保护法与各地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在修订过程中都大幅扩展了未成年人不可为的行为范围。通过文本分析可发现,这类条款的主要特征是“成年人可为而未成年人不可为”,直接规制对象是社会中的生产经营者,间接规制对象是热衷新事物的青少年群体。但是,这类条款在实际运行中因执法成本高昂而无法实现禁止目标,因“成年人可为”的例外而无法实现教化目标,因法律未禁止相同性质的行为而无法实现规训目标。除此之外,这类条款在法律父爱主义的审视下还存在错配干预对象、过度控制未成年人等正当性瑕疵。为实现对未成年人利益的恰当保护,应确保“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在未成年人法律中的核心地位,并以人格平等的视角宽容对待未成年人。

关 键 词:未成年人不可为  未成年人保护法  法律父爱主义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