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研究
引用本文:王磊,黄盛.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研究[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0,23(5):84-86.
作者姓名:王磊  黄盛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社科部,山东青岛266100
摘    要: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主要体现在其原则、目标、内容和教育途径上。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原则包括:主体性原则、活动性原则、疏导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包括:促进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发智力、促进能力发展;培养学生主体性,形成完善人格;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与特长。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内容体系:认识自我;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压力管理;团队精神;生涯规划;学会感恩和学会创造。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体现于判断鉴别、策略训练、反思体验三个教育过程中。

关 键 词:大学生  心理素质  教育模式  目标  原则  内容  途径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