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试从苏诗兴象变化看苏轼的生命境界——以《游金山寺》为例
引用本文:丁佳音.试从苏诗兴象变化看苏轼的生命境界——以《游金山寺》为例[J].湘潮,2007(12).
作者姓名:丁佳音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上海200062
摘    要:苏轼的诗歌与苏轼的人格境界历来备受关注,本文拟从苏轼诗歌个案的细致研究来探索苏轼的生命境界。本文主要选取《游金山寺》为例,通过探讨该诗内在兴象运用的变化与张力,以及另外几首与之密切相关的诗歌在兴象运用上的参照,来发掘诗歌背后苏轼的生命境界及其文化意味。

关 键 词:《游金山寺》  兴象  苏轼  生命境界  文化意味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