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处所介词“就”的历史演变
引用本文:史冬青.处所介词“就”的历史演变[J].青年论坛,2009(6):120-121.
作者姓名:史冬青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摘    要:先秦时期"就"表示动作终到点的功能已初露端倪。当"V1+就+N"式中的V1为运行动词时,随着"就"在这种句法结构中的频繁出现,句子的语义重心逐渐落到V1上,"就"的"往……去"表示运行的功能逐渐由前面的运行动词来承担,"就"慢慢失去表示运行的义素,虚化为表示动作终到点的介词,相当于"到"。"就"是先获得表终到点的功能,继而获得表示所在处所的功能的。南北朝时期,表动作发生处所的介词"就"产生。

关 键 词:  运行动词  句法环境  处所介词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